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别让仪式感只剩“仪式”

来源于:盘龙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7-13 14:54:07

编辑:盘龙—孟庆毅

“妈,你和爸爸怎么都不接电话,我还等着您给我传户口本复印件呢。”在接连打了三四次才接通电话后,我不耐烦的对妈妈说。

“都怪我,忘了和你约好的事儿,我和你爸现在做客,人多又嘈杂就没听见手机响。”妈妈耐心的回道。

“做客,谁又结婚了?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起呢。”

“不是结婚,是你大表姐家儿子过十岁生日请客吃饭,大概有十几桌。”

“原来是这样,我记得您们应参加过多次这样的十岁生日宴了吧,十岁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未等妈开口,我又接着说道,“在我看来真的没必要,不仅家长要花时间和钱来筹备,被邀请到的抹不开面子也只能参与,完全是在消费‘人情’啊。”

“可不是,自今年以来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生日宴了,除了十岁,还有十二岁都有人请,自家亲戚还好,那些常年不联系的突然打电话或者发请柬的才烦心呢,去吧不合适,不去吧也不合适,真是左右为难。”妈妈感叹道。

“看来,我这个纪检干部得主动提醒一下姐姐了,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教导孩子勤俭节约,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是大人们的职责。”我说。

……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穿新衣,生日吃蛋糕。但现在,一些家长或者因为送出的礼太多,想要“回本”,或者抱有别人家都在大操大办,我也不能亏了孩子的心态,把“满月酒”、“过白天”、“周岁宴”、“十二岁开锁”等演变成了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失去了生日本该有的寓意和仪式感。“请客送礼”、“炫耀攀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礼”的民族,庆祝生日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但不能成为家长、孩子高消费的理由。尤其是十岁、十二岁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要明白,并非只有办生日宴会才是庆祝成长,种一棵树、参与一次公益活动、亲手给父母做一份小礼物作为回报,都是纪念自我成长的一种仪式。幸福快乐是自我的内心感受和亲身经历,没必要向他人炫耀,别让“宴会”变成“厌会”,也别让变了味的生日宴没了仪式感,只剩仪式。(盘龙区阿子营街道  罗婷婷)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