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紧盯身边四风 严查基层“微腐败”
来源于:富民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06-05 15:38:47
编辑:富民—李佳怡
近期,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开曝光的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四风”问题禁而不绝,并且其表现形式日趋隐蔽复杂。
目前,基层干部中还存在的漠视群众“高高在上”,工作不作为、乱作为;虚报冒领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等“好经念歪”;对项目资金、惠农资金巧取豪夺“雁过拔毛”;克扣侵占“三农”或农村集体资金,“瞒天过海”;基层执法人员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瞒上压下”,以权谋私、以案谋私问题比较突出,基层干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警示我们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蝼蚁虽小,却能毁了千里长堤。“微腐败”也会成为“大祸害”。它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严重侵蚀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因此,作为基层纪委,我们需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瓶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紧管住“微权力”制度笼子。紧盯身边“四风”,严查基层“微腐败。
一是抓风险防控,建整改台账。要求村组干部、站所负责人对三资管理、宅基地审批、保障救助、印章管理使用等涉及权力运行环节进行逐一梳理、归纳,查找“微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同时做好村组和站所对专项资金管理和账目自身排查,填写自查自纠表和承诺书,对存在问题建立工作台账,逐项进行整改。
二是抓公开透明,建监督网络。全面实施民主决策制度,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和“三资”管理制度。利用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三务”公开栏等载体实行权力清单公开,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设立举报电话、开通举报信箱,畅通群众信息反馈和举报渠道,引导群众参与监督,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抓专项治理,建规章制度。以专项检查为手段,开展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重点严查涉及农村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挤占挪用、优亲厚友等基层腐败问题以及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欺压群众的违纪行为。根据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试行重点对涉农项目备案制,对招投标项目、支农惠农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对农村集体资产承包、出让,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标制度,避免村组干部的违规操作。
四是抓执纪审查,建曝光机制。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把查处“小微权力”滥用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中之重,实施高压惩治、定点打击,对于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问题,严肃追究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建立快速通报曝光反应机制,对查处的“小微权力”典型案件,第一时间公开通报曝光,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达到查办一案、震慑一片的良好效果。
(郑兆莹)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