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让干事创业干部吃了“定心丸”
来源于:西山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5-31 11:52:58
编辑:西山—辛玲
“诬告陷害之风危害巨大,打击干事创业者的积极性,污染了健康的政治生态。区纪委向诬告陷害亮剑,为清白正派撑腰,及时澄清事实,对诬告者予以严肃查处,让在一线干事创业、主动担当的党员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为纪检干部点赞。”棕树营街道办事处李子田副主任说道。
2017年1月10日,西山区纪委信访室接到群众陈某的举报称: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草海片区拆迁指挥部,为达到拆迁目的,诬告、陷害大观楼新村居民杨兰仙的问题。
“请李副主任说明一下陈某反映你们指挥部诬告、陷害大观楼新村居民杨兰仙的问题。”调查人员直奔主题。
“棕树营街道办事处草海片区征地拆迁工作自2009年12月28日开始,拆除面积共计25.29万平方左右,拆除率占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90.2%,大观楼居民小组部分尚未拆迁的居民从2011年开始,在已拆除并征收完毕的元胆管楼居民小组地块上非法经营停车场,对停放于车辆收取高额停车费用,此非法停车场多次被到该地块停车的省内外群众投诉,因此,棕树营街道办事处滇池草海保护治理和开展建设征地拆迁指挥部,于2016年9月8日将此情况向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区分局报案,请求立案查处。2016年11月25日,公安机关对此地块依法取缔。”
“你们所说是否又捏造事实行为?”
“请组织放心,作为党员干部身正不怕影子斜。”
经查,棕树营街道办事处滇池草海保护治理和开展建设征地拆迁指挥部报案事实清楚,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证据确凿、法律手续完备,不存在诬告、陷害的问题,陈某反映失实。调查组向草海指挥部通报了调查情况,受到了一线党员干部的赞扬。
“虽然有一时的委屈,但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始终相信组织终究会查明真相、澄清是非、还人清白。现在,我们干事创业更有底气了。”李副主任在通报会后说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信访举报为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大量线索,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但现实中有一些被触动利益或别有用心的人让信访举报变了质,利用信访举报对他人进行诬告陷害。”调查组成员说道。
“在一线攻坚,这样那样的矛盾很多、难题很多,众口难调,难免因为观点不一、看法不合等原因,引起他人不满。组织对我们的保护,为我们干事创业撑起了一片蓝天,令我们感到很暖心。”草海指挥部一名干部表示。
审查中发现,这些诬告陷害他人的党员干部往往是在工作、生活期间与对方发生矛盾、纠纷,为泄私愤,通过捏造事实,采取写匿名信、网络散布、电话举报等多种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打击报复。有的甚至利用对方即将提拔任用处于公示期的时机,不断向纪检、组织等多个部门投递匿名举报材料,且一信多投,企图让对方受到纪律追究,扰乱正常的组织提拔程序。这些诬告陷害行为违反了组织纪律,不仅影响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还打击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组织对诬告陷害案件绝不姑息,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纪检监察机关欢迎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的信访举报,特别鼓励署真实姓名和准确联系方式的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将进一步提高信访举报的甄别、研判能力,加大对诬告陷害案件的审查力度,旗帜鲜明地为作风正派、敢作敢为的干部“撑腰鼓劲”,最大限度地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主动作为的热情激情,努力为建设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西山区纪委宣传部 王银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