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让邻居减少“误会”

来源于:西山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5-18 17:39:22

编辑:西山—辛玲

“听说你被调到西山区纪委去了?”楼梯口邻居小刘见到我问。

“是呀,因为工作需要,我调到西山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啦!”

“现在你们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是不是太严了呀!一点小事就谈话,一点过错就处分。你看!我们干部现在工作越干越多、越干越细,风险自然也就越大,有点小过小错还要背个处分,那以后谁还敢大胆工作?”快言快语的小刘大声说道。

原来,近期他的一个朋友,在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因为工作不力被通报。

“你看他原来多精神的一个人,现在感觉萎靡不振,气色也大不如前。你们不是说要保护干部吗?为什么犯点小错误就要处理呢?有必要这么认真吗?”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对于小刘的反应,我很理解。是啊,近年来,大家习惯于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某某人被立案审查的消息,都为当前从严从快从重的反腐势头拍手称赞。可当被调查人是自己身边的人时,他们则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对于实践“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的“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很多人是很接受。但对于第二种形态,也就是“轻处分”却有些难以适应,往往报以同情,大多数人认为“大错才算错,小错不算啥,放过才是教育”。

对小刘的疑问,我没有直接否定。

“那倒也不是,这次通报的是他在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工作不到位,这都是小事吧!”

见他有所思,我接着说:“有这样的想法,就说明对咱们昆明市创文明城市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在创城的路上,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更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你朋友在当前这么严峻的形势下,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就是严重违反了工作规定。”我趁热打铁。

“我们‘四种形态’提出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成为大多数,对违纪问题及早发现、及时提醒、及时处理,切断他们从‘小错’到‘大错’,从违纪到违法的通道,改变那些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两个极端,这才真正体现了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我明白了,是我认识有偏差。其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我也学习过,但感觉只是浮在面上,被你这么一说,我才真理解了这短短的几句话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现在大家心里都有纪律和规矩意识了,干部的工作纪律和工作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干实事的人多了、风气也好了很多。你让我心服口服。”小刘话锋一转。

一次聊天让邻居对我们的工作减少了“误会”,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更高兴的是看到我们党员干部群众对从严从快从重反腐高压态势的认同和纪律规矩意识的提高。(西山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杨海莲)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