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当好“啄木鸟”保护“大森林”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05-15 22:20:33
编辑:石林—陈云
今年以来,昆明市纪委坚持当好“啄木鸟”,着力“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维护“大森林”的健康生态。
教育警示“治未病”。建成全国首家纪律教育基地,通过多媒体、图片、动漫、声效等方式立体展示纪律要求,典型案例、忏悔实录等内容,让接受学习教育者增强纪律的体验感和敬畏感, 2万余名党员干部到基地接受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日、党校(院)主题班次培训,开设党风廉政专题教育讲座50讲,5000多名党员干部受到教育。改版升级昆明市党风廉政网,充分利用好“清风春城”微信公众号、掌上春城APP、昆明信息港等互联网资源,编印《话说党纪》、《图解党纪》宣传资料,在昆明日报开设《学思讲谈》专栏,教育引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制作了警示教育专题片《沉痛的代价》和《不作为之痛》,用“身边的案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廉洁从政意识。
抓早抓小“治初病”。在抓早抓小上下真功夫,建立廉情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对信访举报、执纪审查、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针对廉政风险、监督空档、薄弱环节等综合施策、精准防范,治病于初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坚持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理,把党政一把手、新提拔任职干部、廉政风险点较高的党员干部作为提醒谈话的重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市级领导和县(市)区、部门负责人,市纪委对新提任、交流的领导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及时打好“预防针”。今年1至4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762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578人次,占76%,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猛药去疴“治重病”。突出执纪特点,把“四种形态”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各环节,发现违纪问题、查清主要违纪事实后及时处理或移送司法机关。把违反“六大纪律”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审查的重点,把“三类人”作为主要审查对象,树立“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理念,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衡量和处理违纪行为。今年1至4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党纪轻处分和组织调整78人,占处分人数的10%,;党纪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50人,占7%,;开除党籍和移送司法机关56人,占7%,“四种形态” 运用成效初步显现。(张媛媛、赵俊良)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