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让“扶老人”成为一种文明常态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5-11 10:52:31

编辑:官渡—杜若珊

2017年5月8日晚8点左右,在官渡区六甲街道星海社区新河村小组办公室旁垃圾房处有一外地老人摔倒后就没爬起来,面部朝下挣扎着,始终爬不起来。发现情况的村民立即通知了社区党总支李良书记。

李良同志赶到现场后,仔细观察了周边环境,并与一组支部书记李虎一起慢慢地将摔倒的人翻转过来,抱着他坐在地上。只见老人左脸额骨处已摔破一道口子正在流血,同时,不断流口水,说话吐字不清。李良同志立即安排小组干部组织村内租房户和围观人员对老人进行辨认并联系家属。在此期间李良一直抱着老人不敢移动,不断用纸巾帮老人擦拭脸颊血渍和不断流出的口水,尝试与老人进行沟通,同时询问围观人员相关情况。直到闻讯而来的家属把他抬上车送往医院,李良才松了口气。事后,经与家属联系才得知老人经医院诊断属于突发性脑出血,急需手术治疗,如果当时不及时进行救治,老人已有生命危险。

1.jpg

“在扶起老人那一瞬间,我和一组干部们没有考虑太多,更何况我作为社区的书记,如果我不扶还有谁敢扶?”李良表示:“当道德在‘扶不扶老人’这个问题面前产生困惑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用行动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尤其昆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让‘扶老人’成为一种文明常态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带头。”

2.jpg

“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人以为老人是我的家人、亲戚、朋友?直到最后家属把老人用车拉走送医院,很多人才明白我与老人根本就不相识。”围观群众一片赞扬。在村里租房的一位小伙子说:“这种事,要是在我们老家,根本没人敢管。这里却有那么多热心群众,这里的人太好了!”

创城如火如荼之际,让“扶老人”成为一种文明常态,对各种“扶不起”的个别案例形成有力的反驳。既需要无数像李良同志这样的共产党员引领道德风尚,更需要社会大众以创城为契机,躬身践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太玉  杜若珊)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