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镜头

【纪检人·镜头】官渡非遗惊艳了时光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4-26 16:18:38

编辑:官渡—杜若珊

“非遗传承”,一个近几年才热起来的词语。说起“非遗”文化,昆明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乌铜走银、云子围棋、滇派内画、彝族子君刺绣、阿乌、官渡手工饵块、滇戏。“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云子” 围棋白子晶莹似玉、古朴浑厚、沉重扁圆、弧线自然。滇派内画展现了云南秀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子君彝族刺绣特点是色彩层次少而精、艳而不俗,图案形式多样、用色讲究。子君人能歌善舞,民间音乐王要以乐器“阿乌”和“阿乌”曲调《布啦哩》最具代表性,距今已有3500多年。官渡饵块盛行于清末民初,在昆明地区久负盛名,是昆明人特别喜爱的食品。据考证,滇剧演唱活动约始于清代光绪年间。因官渡地处昆明近郊,农民农闲进城办事到茶园听戏,逐渐发展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请滇剧艺人到村传授,将原来的灯会改为戏班,或新建戏班,到了现在,年节时官渡区各村都会唱滇戏。

1

乌铜走银

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云子围棋

2009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滇派内画

2009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彝族子君人刺绣

2005年,经官渡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官渡区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

5

阿乌

“阿乌”属纯手工泥制乐器制作工艺原始古朴有“人类古乐器活化石”之称,是彝族子君人历史文化的识别标志,有较高的民族乐器研究价值。

6

官渡手工饵块

官渡饵块盛行于清末民初,在昆明地区久负盛名。

7

滇戏

官渡区滇剧演唱活动,据考证,约始于清代光绪年间。

(官渡区纪委  田秀)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