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朴是一种美德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4-26 16:09:48
编辑:官渡—杜若珊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没有像父辈那样挨饿受冻的经历,但和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生活并没有富裕到可以铺张消费的地步。从小父母长辈常常提醒我们要节约水电,爱惜粮食,一蔬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
工作以后,环境发生了变化。稚嫩的心灵总会或多或少地受环境影响,安逸奢侈如同蜜糖奶油,明知对牙齿、对身体不好,但总是让人沉腻迷恋。所幸的是自己懂得警醒反思改正。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了什么是让自己与人交往时充满自信的内涵。大方得体与高档奢华是两码事,普普通通的机关干部,干净朴素更让人自在。俭朴让人受益终生,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体验后才会明白。
俭朴是值得倡导的生活方式。建国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并不等于就有了奢侈浪费的资本。我们所享用的丰富物质,多是消耗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来的。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量体裁衣,量入为出,消费与收入要相符,不能浪费。对于共产党员,则提出了更要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从正面倡导全体党员,要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新的时代,还应倡导环保、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养成随手关水电,绿色出行等好习惯。
俭朴是应该提倡的一种美德。勤俭节约在现实社会却常常被人误读为小气吝啬不会享受生活。物质丰富的今天的和父辈相对贫困的年代确实不能同日而语,但这也决不是奢侈浪费的理由。俭朴是一种惜物的态度,俭以养德,俭以养廉,俭朴是个人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养成俭朴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百益而无一害。勤俭节约的习惯首先会让人产生安全感,不论环境如何复杂,物质如何丰盛,需求不多,索取有度,多亦无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到俭难,试想粗茶淡饭可以吃得心满意足,步行或公交出行安之若素,自己洗衣打扫不用家政可以心安理得,日常生活还有什么可让自己担心的。勤俭节约还可以让个人或家庭经济有所节余,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俭朴可以让人逐渐摆脱物欲的桎梏,提升思想境界。物质需求简单了,物质欲望淡了,会有更多的精神追求,人生的境界也会得到提高。“只有把个人对于物质和虚名的欲望压制到最低,精神之花才得以最完美的绽放” ,崇尚俭朴生活的人一般都有强大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时至中年,走过一些路后慢慢体会到,俭朴是一种让人充满安全感和踏实感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人生有味是清欢,干净朴素最自在,平淡从容才是真,勤俭节约最久长。(官渡区纪委 李维梅)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