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 党风宣教工作的苦辣酸甜

来源于:富民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04-14 13:46:27

编辑:富民—李佳怡

在组织的关心下,2013年,我有幸从公安系统调入县纪委工作,具体从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现在的宣传部)。由 “窗口”户籍民警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身警服换成“一身正气”,手握警械变成“指敲键盘”,面对面服务变成“幕后提醒”,不一样的工作平台,一样的工作热情。虽然工作性质都与执纪执法有关,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仅凭一腔热情也是做不好的,这其中有着太多的苦辣酸甜……

才入行就尝到了“苦”。刚开始从事党风廉政宣教工作有着诸多的“不适应”。一是服务对象不同。原来是服务于群众“窗口”诉求,变成要面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教育;二是“说话”方式不同。原来是将熟知的户籍政策用通俗的话讲给群众听,变为要向领导干部宣讲“纪律”和“规矩”;三是不会用“纪言纪语”。因业务工作有别,才入行时不会写政策性的汇报材料,着实让我着急上火……要适应角色的转变,要学会用“纪言纪语”,要学通、悟懂、讲明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的“纪律”和“规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因此“笨鸟先飞、跛足先行”,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我要多花大量时间学习党纪党规;为了转换角色适应岗位,我要多花心思听别人“说”,学别人“写”,为了尽快的“入行”,我要比别人下更多的“苦”功。

要创新就要不怕“辣”。记得那是2015年,宣教室接到几件最“辣手”的工作。为多角度、宽领域宣传好中央、省、市纪委和县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展示好全县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县纪委分管宣教工作的领导要求开展宣教创新——开通党风廉政建设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当时,全县创建微信公众平台的党政机关和部门寥寥可数。怎样建?怎样发布?怎样维护?……一切都是未知。4月中旬,在分管领导的精心协调带领下,县检察院给予了技术方面的大力指导和帮助,“清风富民”微信公众号正式注册启用。在初期运作中,“清风富民”只编辑一些工作动态性的文章,工作照片少、没有动画效果和二维码标识。经过近两年的运作,现在的“清风富民”有固定栏目,每周一期,登载5-7篇外宣稿件和信息,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可以随时看到图文并茂的富民原创“清风”,达到了廉政教育时时提醒的目的。

11月下旬,又接到了制作“清风富民”廉政屏保的任务:“要深挖我县人文自然景观中的廉政文化内涵和特色”。怎样才能挖出我们的“特色”呢?没有摄影技能的我只得端起相机,跟随其他同事跑遍富民的大街小巷、历史文化遗迹、古迹,将镜头对准“富民花大桥”、“皇亭子”、“红军长征过富民纪念碑”、“永安碉楼”等地标建筑边学边照,“清风富民”廉政屏保很快在全县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电脑上普及使用。随后,我们又推出了廉政视频,将节日“禁令”、廉政典故、漫画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县城客运站、公园、县委机关等地LED大屏幕播放,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广到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身边。“面对现实、有所作为”,我不断告诫自己,在迅速熟悉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尝试党风廉政宣教工作带来的“辣味”。

有“酸”才有进步。从事宣教工作,酸从何处来呢?对于从事宣教的纪检干部来说,多年来干着收存稿件、改稿子、写稿子、统计上报、通报等工作,多少有点审美疲劳;面对当前竞争激烈、考核严厉的工作要求,宣教工作如履薄冰,思想不能因循守旧、工作不敢有所懈怠。要眼观八路新闻、耳听四方讯息,要紧抓新闻信息上报的及时性,把握综合稿件的全面、真实性,还要掌握一些摄影、摄像、美术、剪辑等技能,深感压力“山”大;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宣教干部要熟练掌握互联网的使用,监控、处置网络舆情,还要学会在微信、微博等媒介平台上“发声”,工作中常常感到知识匮乏、技能生疏,心中多少有点酸楚。 路虽远、行则至,要摆正位置,积极主动作为,有“酸”才够味。从接触宣教工作至今,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新闻稿件和摄影等专业知识,力求通过积极努力,正能量积聚,逐渐使得“酸”味减淡。  

有“酸”有“甜”乐在其中。四年来,我多次参加组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到省、市警示教育(纪律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开展廉政文化书画展览,运用“清风富民”微信、微博平台编发100多期廉政宣传信息,制作廉政视频十余期,发送廉政提醒短信……收获了良好宣传效果,心中感到无比甜美。 然而最令我难忘的是那篇《对富民县党风廉政宣教工作现状的思考》荣获2014年市纪检监察学会优秀调研论文评选三等奖,这是我从事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奖励。记得当时,我竟然激动得眼眶湿润,向小学生一样把奖状悬挂在书桌的墙头。从事纪检宣教工作的四年来,每当我感到思想懈怠的时候,我都会抬头望望,这不仅是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对自己工作的鞭策,督促我不断努力前行。

我想,每一位努力前行的纪检监察宣教干部都有这种苦辣酸甜的滋味吧!从入行、遇到挑战、遭遇挫折到收获认同,当梦想与职责紧密相联的时候,也就会苦尽甘来、乐在其中。

(富民县纪委  李佳怡)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