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基层巡察工作思考

来源于:东川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3-31 11:00:43

编辑:东川—陈品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巡视是政治巡视、是政治体检。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基层巡察也同样是一次政治巡视和政治体检。但是在基层巡察中,巡察的严肃性、政治性是否真正凸显,是否能真正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也许由于地域、人情等问题的限制,基层巡察工作开展还存在一些“病灶”。而这些“病灶”的存在都是基层巡察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不高而导致的。

一是氛围不浓厚,巡视开展不严肃。只安于完成巡察规定的步骤程序,在进驻被巡察单位后,召开动员会,进行民主测评,开设信访接待室,公布联系方式,这些规定动作完成以后,很多职工干部甚至还不了解巡察是怎么一回事,相关的群众知晓率就更低了,导致信访室鲜有人问津,有的地方巡察组接访电话从未响过一次,甚至到巡察结束,没有接到一起来信来访来电的情况。

二是谈话不深入,震慑作用无法发挥。在巡察工作中,个别谈话是发现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很多谈话却浅尝辄止,一谈了之。虽然都准备了谈话提纲,提纲也与单位实际相联系,但是往往在触及一些敏感问题或干部个人问题时,被谈话人犹如惊弓之鸟通常会出现犹豫、胆怯的情况而转移话题、或及时补场、或进行否认,而谈话人这时也往往在左右权衡中会出现多一事不入少一事、或是都是一个地方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能相逼过甚的念头,所以当时没有进行乘胜追击、或顺藤摸瓜,在与被谈话人的心理博弈中输给了自己,从而错失了发现问题线索的良机,导致较少在谈话中发现有用的问题线索,就更谈不上震慑了。

三是不敢较真,政治站位不高。在基层巡察中,范围较小,巡察人员都是从当地各单位抽调,有些甚至还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碍于面子,发现的问题都是一些面上和共性的问题。对于一些被巡察单位领导干部表现的党性不强,党规党纪意识薄弱,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等问题存在,不敢较真,总觉得这些是小问题,不值一提,从而反馈意见上也均没有这些问题的提出。但是巡视它本身就是一次政治巡视、一次政治体检,就得从政治高度上来看问题,试问一个领导干部政治上都不合格,政治觉悟不高,在工作中,是否会纵容自己偶尔犯错,从而积少成多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巡视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

如何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笔者认为,首当其冲就是要清除基层巡察中存在的上述“病灶”。

一是加大宣传。巡察前要充分运用电视台、报刊、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巡察工作,让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巡察的目的意义,引导群众运用合理合法法律手段反映合理诉求;在巡察期间在电视台天天滚动发布关于巡察的接访方式,公布电话、邮箱等,营造巡察前高知晓率、高关注率、巡察期间高参与率的严肃工作氛围。

二是力争谈之有效。谈话前充分准备。根据工作要求,分析谈话对象,不同的谈话对象,实行不同的谈话策略,以政治定位为切入口,领导干部要予以政治关怀,一般干部要予以工作关怀,离退休干部给予生活关怀。谈话时坚定政治站位。巡视巡察干部要提高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是非面前旗帜鲜明,时刻保持对巡视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进行谈话,绝不因一些临场的环境、人事、地域,情境的影响而放松了对谈话的政治要求。

三是探索更机动灵活的巡视方式。在基层巡察中,可灵活运用交叉巡察、专项巡察、延伸巡察等方式,避免熟人遇熟人的场景再次出现。同时可探索开展基层“机动式”专项巡察,更加机动灵活,让人摸不着规律,利于找准问题,找真问题。(陈品红、张奥媛)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