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莫让变味的酒文化损害党风政风民风

来源于:呈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3-22 14:31:58

编辑:呈贡—郭春华

酒文化承载着人情世故历经千年,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但如今,越来越多的“酗酒门”“酒场经”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酒文化变了味,让酒文化流为贬义,酒后有胡言乱语、手舞足蹈的,有闷头睡觉、狂躁不堪的,喝出酒精肝、胃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等不在少数。“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党风喝坏胃”,变味的酒文化败坏的不仅仅是党风政风,其中折射出的歪风邪气,应当给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刹住不良酒风势在必行。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一份子,但更多的是代表党和国家履行社会责任,党员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和谐稳定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形象好不好,素质高不高要靠平时在群众中如何树立,由于党员干部的特殊身份,其言行往往容易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一旦偶尔有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往往容易被当做靶子,成为议论的对象。

一、 主要表现

(一)醉酒(酒后)上班(执行公务),贻误工作,损坏形象。随着酒文化的“泛滥”,接待应酬、请吃吃请逢酒必喝,一些国家公职人员无视制度规定,我行我素,中午饮酒后或宿醉上班(执行公务)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日常工作和单位工作秩序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甚至贻误“处突”时机,造成无法挽回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二)违规请吃吃请,赌酒斗酒。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无酒不成席”偏离了酒文化的轨道,并快速蔓延至每个场合的饭局,逐渐形成了重“喝”不重吃,要的只是“气氛”的风气。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渐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违规接受吃请,置形象于不顾,席前随意猜拳行令、赌酒,席中举杯推盏,频频劝酒,造成了严重浪费,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三)伤人伤已,屡见不鲜。随着交际观念的转变,官场、商场、朋友圈都盛行“接待就是生产力”。有的人为了巴结领导,有的人为了钱,有的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长期饮酒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搞得人财两空,甚至醉死酒桌,弄得家破人亡。

(四)诱发事故案件。从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件来看,因“酒”出事的案例时有发生,有的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邪念;有的以酒胆壮色胆;有的借酒发泄,斗殴、行凶报复;有的酒后驾车,引发事故,甚至丢了生命。

(五)用酒量来把“选人用人”关。近年来,在官场文化中有一种“恶习”,公务宴请,无酒不能尽兴;应酬接待,不喝不能交心。有些领导在下属陪餐中常用的助兴辞“酒场就是官场,酒瓶就是水平,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能喝二两喝五两,这样地同志我欣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没人要;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

有些领导把它看作是一个同志的“德”和“能”,甚至把它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标准,致使一些一心想往上爬的同志不得不硬着头皮喝。一些干部在体检指标中身体状况出现各种异样,但仍在“酒精考验”的道路上前仆后继,酒成了许多人攀附权贵、拉关系、拜门子的介质。这种变味的酒文化,不仅伤害了干部身心健康,更带坏了整个干部队伍的风气。

二、 对策建议

变味的酒文化损害党风政风,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刹住不良酒风,大力整治“酒桌上的歪风邪气”势在必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予以遏制。

(一)严格执行并重申制度规定,形成长效机制。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国因法而治,党因规而强。一是要切实把党员干部的言行关进制度规定的笼子里,严格执行现有的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相关制度规定,就是纪律红线,就是铁的制度,绝不容许阳奉阴违现象的存在,用高压态势、铁的纪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布一起,绝不能手软,而且还要常态化,制度化,常抓不懈。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现有制度规定,对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现有廉洁自律相关制度规定,尽快作出补充规定,让其更规范、更科学、更有执行力,更具操作性。整治酒风,还得靠“硬制度”。三是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在法律法规的范畴之内,通过探讨出台“治酒令”、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条文,让法律制度成为风向标,发挥法治的教育、引导、惩罚作用。

(二)强化监督,加大问责力度。强化监督,发现违规违纪必将严肃处理,出重拳打击。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引入联查、互查、群众监督等方式,坚持内外监督相结合,既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又发动人民群众,畅通网络、信访等投诉渠道,让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要从政治和社会实际出发,强调在作风建设上真抓实干,坚持不懈,一股风一股风的刹,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的查,积小胜为大胜,让变味的酒文化恢复本质,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三)倾力织好“廉政网”,筑牢拒腐防变防线。一是加强廉政党课教育。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学习辅导讲座的形式,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宣讲。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作风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为呈贡新区建设发展多作贡献。二是拓宽廉政教育方式。采取廉政短信、廉政公开信、廉政电影、廉政读物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三是适时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聪明的人用身边的事教育自己,愚蠢的人用自己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前者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当做是对自己的提醒,警醒自己不放同样的错误,甚至不放错误不违纪,严格做事,本分做人。后者却以身试法,自食其果,用一时的快乐换来后半生的痛苦,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四是建好廉政文化阵地。继续深入推进廉政文化“七进”工作,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深入开展。

(四)培育法治精神,夯实法治基础。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通过监督执纪,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通过开展“阳光司法”暨示范庭审、法律六进、以案释法、法治专题知识讲座、“送法入户”、“宪法宣传日”、“法治主题公园”、法治宣传橱窗、争创法治示范点等形式和活动,形成强大合力,拓展宣传教育深度和广度,让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受到变味的酒文化带来的民事、刑事等法律责任,把法律当作信仰、尊法敬法,当作红线、不可逾越,当作底线、不可触碰,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夯实法治基础。

(五)改进作风,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一是是用新的交际文化洗涤腐旧的酒文化。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按规定规范公务接待,带头改进酒风,带头遵章守纪。各单位要大力推进公务接待改革,进一步细化公务接待的人数、次数、标准,明确规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高悬制度之剑,有条必遵守;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婚丧嫁娶报告制度,在民风民俗上起到宣传引导作用。二是移风易俗也是一场重要的精神改革,广大党员要自觉带头,率先垂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反对铺张,杜绝浪费,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远离舌尖上的贪图,才能不打“酒”的歪主意,让酒文化回归自然,让“人情”不再是负担。要动员家属及亲朋好友积极行动起来,反对奢靡之风,为营造简朴纯洁的社会氛围做出积极贡献。

(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一是突出政治标准,把牢第一关口。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第一位、最根本的标准。选用一个干部,首先看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能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突出事业为上,实现人岗相宜。选用干部归根结底是为了事业发展,必须把事业为上作为选人用人的根本出发点。三是突出专业素养,注重实践检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突出考准考实,激励担当作为。考察考核是对干部的全面体检,是选对用好干部的重要基础。(呈贡区纪委宣传部)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