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廉政文化处处“开花”放异彩
来源于:昆明市党风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7-03-01 16:30:48
编辑:纪委管理员1
近年来,昆明市纪委扩大廉政文化载体、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工作思路,以廉政文化“六进”为载体,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处处“开花”,形成了人人倡廉、处处敬廉、事事守廉的“清风昆明”。
廉政文化载体特色化。市纪委充分利用机关走廊、楼道空间,按照“一楼一主题”打造机关廉政文化墙,形成新的廉政文化示范点,营造和谐明快、风清气正的办公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树立机关干部务实清廉的形象。市纪委联合昆明轨道集团在市级行政中心站建成以“清风昆明”为主题的“市级行政中心·清风站”,将廉政文化元素融入地铁建设,让市民在不经意间接受廉洁文化熏陶。石林县充分挖掘为清官陈先溶立的“去思碑”和为贪官许良安立的“遗臭碑”的历史文化内涵,复制安放在机关、学校和公园,开展勤政廉洁教育;绘制了天生关——林口铺村十里廉洁文化长廊和小箐村、上蒲草村等廉洁壁画1200多平方米,把廉洁主题与廉洁壁画融为一体,让廉洁文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五华区红云街道在机关办公楼内外悬挂的40余块宣传画,紧扣反腐倡廉主题,以讽刺、幽默的漫画语言,将党员领导干部8条廉洁自律规范进行了表现,生动的漫画营造出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化。昆明市建成全国首家纪律教育基地,围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主题,从明确纪律要求、违反纪律警示、守住纪律底线等方面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五华区围绕五华山“一环十八巷”开展廉洁文化阵地建设,从整体着眼,从细节入手,把廉政文化融入到“一环十八巷”的角角落落,融入到每位党员干部的心里,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意识,同时让廉洁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西山区将廉政文化带入西山公园景区,形成自然景观、廉政文化景观和旅游发展经营活动相融合的廉政文化氛围,每年受教育群众和游客达400万人次。嵩明县依托黄龙山,县委大院和政府大院,打造“一山两院”廉洁文化点,“一山”忆红军 “两院”扬清风,让廉洁教育润物无声。寻甸县以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为载体,打造红廉文化教育阵地,挖掘红军长征精神中坚定信念、顾全大局、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的廉政因子,向前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团体宣传红廉文化,激发社会正能量。
廉政文化活动广泛化。石林县把廉洁文化融入彝族文化中,将廉洁文化带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创作了彝汉双语《廉洁履职得民心》《心中一本帐》等20多首廉洁歌曲、编排了《一身正气不可倒》《反腐大旗飘石林》等30多个廉洁歌舞,抓住“火把节”、“密枝节”等民族隆重节日庆典和斗牛、摔跤等民间活动的时机,开展以舞蹈、山歌、小品、对唱等为载体的廉洁文化进村组活动。寻甸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将红军长征过寻甸时发生的这2个红廉故事编演成品牌小品《小英雄肖粉香》和《标语》,分别在寻甸县城和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巡回演出,累计演出30余场次,观众达10000余人,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西山区教育局安排学生假期读廉洁故事、看廉政题材影视作品、参与社区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将“廉洁”教育元素融入假期作业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嵩明县深挖本土历史名人修身齐家的典型事迹,收集选取了兰茂、杨泽等15名嵩明历史文化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家风家教、道德修养方面的先进事迹整理编印成《清风徐来》一书,方面全县干部群众“照镜子”。(赵俊良)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