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浅议如何在履行职责中破除执行“中梗阻”问题

来源于:富民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03-01 14:59:44

编辑:富民—李佳怡

“中梗阻”是医学名词,原指生物系统中间阻塞。引用到行政观点上比喻为:政令不畅通,上面九级大风,下面纹丝不动。具体表现是群众办事跑断腿,而处于执行前列的中层干部不为所动,这种不作为,慢作为的工作现象被群众戏称为“中梗阻”。“中梗阻”现象严重影响了政令执行力,降低了行政效能,直接损害的是群众利益。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除祛陋习,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严管干部作风,增强履职能力,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管党治党中央层面的《条例》《准则》就印发了8个之多,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在反对“四风”,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下,干部作风取得了明显的好转,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净化。但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还时有发生,贪腐行为屡禁不止,在新形势下新的“衙门作风”时有发生。以前衙门作风表现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新衙门作风表现为: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两厢一比教,最重要的一点“事难办”还是没有改掉,为什么会是这样?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部分乡镇和部门。根据调研:十八大以来通过中央以上率下,严厉政风肃纪,乡镇、部门主要领导思想上,作风上有了极大的转变,能正确履行“一岗双责”认清“主体责任”。从自身带头,反对“四风”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自身党性修养,时刻和中央保持一致,以创新的思维大力推动本单位,本地区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推动部分工作中或是在服务群众上老是政令不畅,工作服务达不到预期要求。经分析,原因主要出在中层干部上。中层干部是政策执行中的上传下达的重要中转站,是在推进工作,服务群众的前沿。现在许多工作需要科室、站所负责具体执行,他们的执行力强不强,履职认不认真,服务群众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整体形象和工作推进。但现在部分中层干部履职不到位,主要是思想还未从根本上转变,没有深入吃透中央精神管党治党精神,工作缺乏担当。表现为,有利的好做的就做,困难的难开展的就不做,有风险的试着做……。综合分析下来,干部思想上有所谓“求稳”的思想,认为少干活,少干工作就不会“出事”,以自身的消极“不变”去应新形式下的“万变”,这种现象,在一些部门或地方已经形成风气,对这样的太平官群众是不认可的。

在这种情况下纪委要如何开展工作,防止这种现象从而推进工作转变干部作风,疏通“中梗阻”。笔者认为,一要解决政策执行“中梗阻”,必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明确工作负责人,遏制权利寻租的空间。二要强化干部职工的党性教育,让服务群众的思想深入人心。三要加大问责力度,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以案释警,做到问责一人警醒一片的社会效应。打通“中梗阻”必须强化干部的执行力,强化担当精神,做到令行禁止,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的现象得以从严问责。同时,通过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的方式,让不干事,干不成事的人无所遁形,让想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有平台发挥作用,真正做到“在其位,履其职,谋其政”。(姜 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