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从“谁信你”到“就找你”的小经历

来源于:五华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2-27 16:08:44

编辑:

2017年春节后的一个上午,我从区里开会回来,刚到单位停车场,办公室工作人员压着声音给我打电话:“李书记,有十多个上访村民围在你办公室门口。我告诉他们你到区上开会一时回不来,有什么事可以跟我们说,可他们不听非要等着见你,你要不要……?”

我知道,工作人员是怕我遇到缠访群众,耽误正常工作,问我要不要避一避。一看时间,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都快十一点半了,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吧。这会儿他们应该都等急了,我三步并两步赶往办公室。来到门口一看,哟!十几个都是“老熟人”。于是一边打招呼一边开门:“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快请进,里面请。”大伙见我回来立马围了过来:“李书记,你要好好帮我们查一下这些事。这是我们给你的材料。我们就只给党工委书记和你。刚才有人接待我们都不给他们看,我们就愿意找你,就信你。”说着,“老熟人”把手里厚厚的一沓举报材料递给我。

这些“老熟人”是我在街道担任纪工委书记的四年时间里,通过接访慢慢熟悉起来的。他们多年来多次到街道办事处反映问题,因“嗓门大”、“话难听”、“不讲理”,让不少人都退避三舍。我刚担任街道纪工委书记的时候,就感受了他们的“大嗓门”,几十个人围着我“疾言厉色”、“气势汹汹”,喊得我的脑袋直嗡嗡响,不知该听谁的;我也听了不少他们的“难听话”,“你们这些‘死砍头呢’,领着老百姓的纳税钱,不为百姓办事,一点用都没有”;也领教了他们的“不讲理”,“你们就是官官相护,一级保一级,谁信你?”

十八大之后,反腐惩贪、正风肃纪,无不让人拍手称快,但如果没有解决好群众反映的身边问题,被称赞的只会是“上级政府”和“其他单位”,宣传再多的政策、做再多的承诺,群众都是将信将疑,得不到真正信任。

若要群众信,办好群众事。2013年,群众到我办公室几乎都是宣泄一通情绪就走。2014年,在查处了两名群众反映的违纪党员后,他们开始对我“客气”了,开始反映一些实际问题。2015年,群众反映 “我们社区的党总支书记上班期间好多次都找不到人啊。”街道纪工委查实后,对该社区党总支书记进行了教育和通报批评。群众开始有了夸赞。2016年,街道纪工委对三名违纪党员进行了立案调查,最终给予党纪处分。在社区换届选举过程中,街道纪工委查实群众反映的两名党员违纪行为,街道党工委依规取消了两名人员的候选人初步人选资格。群众对街道党工委和纪工委开始有了信任。2017年,群众多年持续反映的小组“问题干部”被街道纪工委查实有违纪行为,并依规办理。随着一件件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以解决,我开始获得大家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己人。

从“不信”到“信任”,从“谁信你”到“就找你”,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只有一件件群众反映的“小事情”得到实实际际的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不仅需要“上面九级风”,更需要基层严格执行落实,对党员干部要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群众要集中精力解决好反映强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取信于民,才能依靠人民,才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才能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五华区纪委  李达)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