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龙廉政楹联看“古诗词热”
来源于:盘龙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2-20 10:37:13
编辑:
2017年春节到元宵节,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
如果说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折射出的就是老百姓对于诗词的喜爱和爱好,因为古典诗词的美,根植于文化传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不少中国古代诗词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历史观,鲜明地体现了进步而又开明的廉政文化,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古诗词的思想内涵。
位于昆明市盘龙区拓东街道的状元楼廉政文化长廊里,三幅古楹联就掷地有声的表达了这样的内涵。
其中清风亭的楹联是:“有两袖清风足矣,无千金产业何妨。” 从这幅楹联中“两袖清风”与“千金产业”的对比,鲜明的表达的淡泊名利、戒除贪欲、甘于清贫的人生观、价值观。
雷神殿的楹联:“莫谓霹雳一声,若遇那贪官污吏,管教尔粉身碎骨;须知威灵有赫,果然是忠臣孝子,定许他增福延龄。”这幅楹联充分反映了贪官污吏与忠臣孝子的不同结局,寓意为人、为官一定要正直、廉洁的传统历史文化精髓。
都雷府的楹联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体现了善恶分明的做人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当好人,行好事”的民风早已融入昆明这座城市的悠悠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他曾多次在讲话和相关著述中引用古诗词,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找到进步的内在动力,状元楼廉政文化长廊只是迈出了其中一小步。盘龙区纪委将结合区内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多种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滋养我们的不绝源泉。(盘龙区纪委)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