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文件不规范”是文件脱离实际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2-20 09:58:00

编辑:

“规范性文件不规范”是文件脱离实际

官渡区  陈书

 

  “复婚不准操办酒席”“双方均为再婚的不准操办酒席”“违者礼金一律‘没收’”……这些限定性极强的规定是贵州某县的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规范管理县辖区内所有城乡居民操办酒席的“红头文件”,文件一经曝出,引发质疑。(2月7日《人民日报》)

无容置疑,一些地方出台“酒席新规”以正“婚丧事之风”,在倡导勤俭节约,遏制大操大办和“四风”变种蔓延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给传统的民风民俗立新规的做法,存在滥用公权、任性用权之嫌,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复婚再婚者享受合法公民权利的硬性干涉,是用一种不规范的规范性文件给民间酒席定规矩,未免太过生硬和违背传统习俗。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规范性文件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还是文件本身脱离了社会实际,该文件的制定者没有站在群众立场考虑规定的不可取之处,把群众简单地作为被管理者而置身于管理者的对立面,制定的文件当然没有实用性,缺乏群众基础。

脱离实际的规范性文件是“一纸空文”。规范性文件要有普遍约束力,如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那么规范性文件的约束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一纸空文”。本文中,贵州某县出台“酒席新规”,看似用规范性文件管住了“操办酒席”这件事,但这种脱离实际的所谓“规范性文件”,本身不规范在先,群众如若不认可、不遵守,政府也将很无奈,“规范性文件”的执行终将成为政府部门的“独角戏”。

深接地气的规范性文件才能更规范。政府部门出台某一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前,不能只在办公室“拍拍脑袋”就做决定,得先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研考察,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反复完善,在完善文件的缺口和漏洞上下工夫,不断增强文件的操作性,让规范性文件深接地气、更加规范。贵州某县出台的“酒席新规”引发了广泛质疑,很显然没有征得群众的意见,文件的规范性便无从谈起,群众意见大可想而知。

严格把关管住各类规范性文件。严把群众关,相关部门对没有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或者群众意见大的文件实行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保证规范性文件深接地气,切实把群众的民意融入文件之中,确保规范性文件更人文“温度”和群众声音;严把审核关,对于广泛面向全体居民的规范性文件,应从是否脱离社会实际、是否尊重当地民风民俗、是否有损群众利益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严格审核,确保规范性文件与当地具体情况接轨,最大限度保证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和实操性。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