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破除“庸懒散” 提振“精气神”开年系列评论之二:让改革者有底气

来源于: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2-06 11:22:06

编辑:纪委管理员1

昆明日报评论员

当前,昆明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补短板、建小康的决胜期,促改革、增活力的攻坚期,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难繁重。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有效破除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滞因素,将昆明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改革创新”无疑是主要路径和关键抓手。全市上下应当积极行动,着力创造一个支持改革、有利创新的大环境,全面调动起广大党员干部锐意创新、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创新者更有干劲,让改革者更有底气。

让改革者更有底气,是破除“庸懒散”,提振“精气神”的一剂良药。改革之路的艰难,不但意味着这条路上先行者必须有更大的担当,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更可能做出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优良业绩,完成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因此,对改革者的支持与关爱,支持的是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的热情和作风;弘扬的是苟利国家,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担当;影响的是面对“改革创新”尚处于怀疑观望阶段的一批人;鼓舞的是攻坚克难、上下求索的一股气。只有让改革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发挥能量,实现价值,做出业绩,得到肯定,才能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激励人、影响人、鼓舞人,让人们摒弃暮气沉沉、不思进取等疲沓状态,克服疑虑观望、坐而论道等消极情绪,抵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不良风气,纠正不干事、不担责、不作为等错误行为,破除“庸懒散”,提振“精气神”,奏响“干部要干事、为官要有为”的最强音,推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向前迈进。

要让改革者更有底气,我们必须不断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原点,从思想上解除改革者后顾之忧。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僵化的思维观念和固化的利益格局,甚至有可能面临各种非议、谩骂甚至公然抵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特别指出:“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这就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树立了一个明确标尺——只要改革方案有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助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样的方案就应当支持。只要干部守纪律、讲规矩,为党和人民利益而锐意改革,这样的干部就应当受到保护和重用。坚持这一思路,我们就能激发出广大党员干部的动力与活力,让他们奋斗有方向,干事有劲头。

要让改革者更有底气,我们必须着力建设完善宽严相济的“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者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出发点是调动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要避免某些人把“改革失误”当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把严格执纪与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统一起来,对单位和个人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过程中,没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但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不作负面评价,及时纠错改正,并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处理。要准确把握失职与失误、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为私的界限,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纰漏与差错及时提醒、提早纠正,既为先行先试、勇于担当的干部“兜住底”,又不给乱作为“开侧门”,坚决防止支持变纵容、保护变庇护,真正让改革创新者有底气。

作风建设是一项必须长期努力、多方施策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的时代大背景下,“让改革创新者有底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相信,只要在这一方面持之以恒,作出成绩,就一定能用改革的新风鼓荡起作风建设的风帆,将昆明的跨越发展推向前进。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