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庸懒散” 提振“精气神”开年系列评论之三:让为官不为者挪位子
来源于: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2-06 11:22:19
编辑:纪委管理员1
昆明日报评论员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是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违背这个宗旨,就是对人民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极其不负责任。与其“为官不为”混日子,占着位子不干事,不如趁早腾位子,为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让路。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在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总结讲话时掷地有声:推进能上能下,让为官不为者挪位子,并谆谆告诫各位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摒弃“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观念,坚定“干得好是尽职、干不好是失职”的思想,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之火,把各自本职工作干得精彩。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不为”一直被百姓深恶痛绝。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就会侵蚀整个干部队伍的肌体,贻误改革发展良机,等同于“吃空饷”,违背了基本的为官之道。这种行为不仅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而且从根本上损害了人民利益,阻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劣币”不挪,影响“良币”。就像一盘棋,每一颗子都应发挥作用,整盘棋才会活起来。
一直以来,领导干部多见“上”、难见“下”。长期单向流动,极易产生“惰性”,滋生“推拖懒散”“为官不为”等问题。对此,必须下重拳整治。去年底,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昆明市治理“为官不为”实施办法》,10种具体情形被认定为“为官不为”,对“为官不为”进行了精准画像,提出了具体处理方式。为官者当对号入座,逐一对照检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刻警醒自己。
昆明要跨越发展,必须清除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引导党员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将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以“上”的动力和“下”的压力共同撬动“干”的活力,打破“吃大锅饭”的痼疾,坚决淘汰“南郭先生”,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规范“上”的流程,为能力卓越、敢作敢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打通“上”的通道。明确“下”的环节和程序,让能力一般、有位无为、群众认可度低的干部“让”位,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激发党员干部的创业热情和干事动力。为官从政,当深知要求的分量,争做不用重敲的“响鼓”,自觉承担起该担当的责任,做好职责所对应的工作。
事业之成、发展之兴,关键在干部。只有让每个干部都动起来、干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把干部推向了新的历史潮头,提供了更广阔、更大有作为的舞台。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足以让广大党员干部“山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正是干大事谋大业的好时机,甩开膀子大显身手正当时。
今年是鸡年,寓意一种活力,一种动力,一种勃然向上的生命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的改革发展任务,唯有提振精气神,争当时代弄潮儿,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坚定“舍我其谁”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彻底抛弃“为官不为”的思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在攻坚克难中经受磨炼,在干事创业中增长才干,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