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警惕“逆向调研”之风蔓延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1-17 11:05:33

编辑:

据调研了解,不少乡镇存在“逆向调研”的怪现象,即:先写好调研报告,根据报告“量身定做”问卷,再下基层找例证。这样一来,省时省力又省心,成了不少基层干部应付上级调研任务的“绝招”。(1月6日《人民日报》)

这种以应付上级检查为目的,到基层为事先准备好的调研报告找例证的“逆向调研”,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假调研,是持续反“四风”形势下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更直接地讲,这种调研模式其实是一些单位为完成上级任务作“应景文”,为接受基层邀请当“弹唱手”,为验证领导的一个新观点、维护部门的一点小利益,便把调研变成了结论预设、按需求证、合则取不合则弃的工具,既劳民伤财,又欺骗组织、欺骗自己,误国误民。

众所周知,调查研究是我们了解基层,发现问题,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深入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我们的工作就会是“盲人摸象”,我们就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决策。但这种搞“逆向调研”,自己“闭门造车”,“量身定做”编问卷,“按图索骥”找例证,给自己的“假数据”打上“基层”的烙印,穿上“真调研”的外衣,其对政府的整体决策和官场风气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穿上“隐身衣”的“假数据”更可怕。在调研报告中,传统的假数据没有明确的调研对象、调研时间地点和调研方法,有些数据凭经验估算,其真伪很容易识别,但“逆向调研”中的“假数据”和事例是有选择地调研后得出的结果,既有人为编造的痕迹,也有现场调研的成分,调研数据服从于领导的需要,与实际脱节,这种穿上“隐身衣”的“假数据”很难识破,会给各级领导的决策带来误导,长此以往,党的各级组织就会脱离实际、脱离基层、脱离群众。

助长了不正之风。与常规调研相比,“逆向调研”既不需要长期蹲守基层找数据,也不需要跋山涉水摸实情,而且调研的结果多数是预先设定好的“盆景展”和“报喜会”,调研材料报上去以后领导喜欢,好交差,一些投机取巧的党员干部动起了“歪心思”,在调研数据和事例上作起了“假文章”。因此,在这种耗时短、“见效快”的有利心理驱使下,他们选择“逆向调研”也不足为怪,这种不正之风如不警惕,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加以整治,则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链锁效应。

强化党员干部调查研究的过程管理。调研干部所在的基层单位应加强对调研干部的日常调研管理,收集整理调研干部的每日调研记录,建立调研日志档案,切实把调研干部的日常调研工作真正管起来,让调研干部能够实实在在地到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同时,要建立调研奖惩机制,让调研“蜻蜓点水”、“作秀”者没有市场,让沉下去真调研者受鼓舞,从调研过程上狠刹“逆向调研”这股歪风,推进调查研究正常化、科学化、制度化。(陈书)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