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与腐败不“绝缘”就会与腐败“结缘”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1-17 11:01:48

编辑:

近日,中央纪委又一部“反腐大片”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陆续播出,与两个月前播出的《永远在路上》有所不同的是,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把警示他人的“反面教材”聚焦到了纪检干部自身,一批昔日的“反腐干将”成了如今的阶下囚,深刻警示我们:纪检干部并不是天生的“绝缘体”,纪检干部如不严守纪律底线,筑牢思想防线,就会与腐败“结缘”。

哪里有权力,自律的思想防线就要延伸到哪里。在专题片上陆续出镜的朱明国、魏健、罗凯、申英、金道铭、曹立新、袁卫华……这些查办过众多大案要案的曾经的反腐战将,在手握重权查办他人的同时,自身的思想防线却在金钱与物质的层层利诱下一步步溃散,纪检干部手中的权力和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成了他们与不法分子交易的筹码,进一步说明,党员干部要时刻守住权力的边界,用自律的思想防线为权力的正确行使保驾护航,纪检干部也不例外。

没有天然的“保险箱”和“丹书铁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不断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纪检干部自身的监督,成为了纪检干部并不意味着已经进入了“保险箱”,同时,这个特殊的身份并不是免责的“丹书铁劵”。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曝光的案例有力地表明,纪检干部只有秉公办事、依法办事,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不以权谋私,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否则一样要被查处,纪检干部尚且如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更是如此。

自身与腐败“绝缘”,办事才有底气。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专题片曝光的曾经的“高考状元”“名校才子”纪检干部袁卫华,一方面腐败,一方面反腐败,大搞权权、权钱交易,把自己置身于腐败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与腐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担心被查处的同时查处别人,办事当然没有底气,办案自然不硬气,这样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鬼”如不果断查处,必将影响纪检监察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样,身处其他战线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洁身自好,与腐败“绝缘”,我们开展工作的底气才能更足,党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干部在强化党内执纪监督,推进从严治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维护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器”、“清道夫”,只有自身一如既往地保持一股浩然正气和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我们就一定能与带电的“高压线”始终保持“绝缘”状态,无论社会诱惑多么复杂,我们自身的思想防线都能坚不可摧,坚如磐石。

不断深化自我监督的制度建设。要不断深化纪检监察系统自我监督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较为完备的自我监督体系,进一步明确自我监督的程序和权责,确保权力依法行使,有效行使,严防“灯下黑”,以有效有力的自我监督体系确保纪检监察系统更富生机与活力,更具强大的战斗力与凝聚力,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陈书)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