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让党员干部不再谈“纪”色变

来源于:西山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1-11 17:22:08

编辑:纪委管理员1

“张涛,进来坐一会儿,喝口茶?”我热情的邀请着刚参加完会议,恰好路过办公室门口的老同事。

他略微犹豫了一下,眼光忌惮的瞟了一眼我们办公室的牌子,礼节性的和我道别:“改天改天,在你们办公室喝茶可不是什么好事情……”随即慌慌张张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我心想:这老同事,在以前单位一起上班时可不像这样古怪呀。

几天后,在民政局工作的王强因公送了一份材料过来。我刚泡了杯茶给他坐下后,他左顾右盼,神情严肃。

看着他紧张的举止,我不禁哑然道:“老同学,感觉你怎么紧张兮兮的?”

“废话,被你们纪委的‘召见’能不紧张吗?在你们办公室坐着我是情不自禁的紧张。”我这老同学一向说话比较直接。

“都是老熟人了,你紧张什么?再说你又没有违纪。”我和他开着玩笑。

正说着,他又端着茶杯离开了靠门口的沙发,换到办公室内一个角落处的沙发上坐着。

“你躲角落干嘛?”我莫名的看着他。

“老兄,一般干部对你们纪委都是‘谈纪色变’!换在这个角落的沙发,我坐着心里舒坦点;再说了,我怕过路的人看见我坐在这点。”他翘着二郎腿,似乎放松了许多。

“你说的‘谈纪色变’是什么意思?”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比如说你们纪委平时都比较神秘且少有相关的传闻,一年到头关于你们的消息都是:今天把某局长“拿下”、明天某乡、镇长被“整”、被“收拾”了……再者譬如前几天,我们局的一位领导,也就是我的分管领导,来你们纪委这边和他的一个熟人聊了一会天,不知被谁看见了,后来流言蜚语不断,大家都说他肯定是腐败了被纪委叫去审查,搞得他现在在单位上很难堪。现在我坐在你办公室里面,要是被谁看见了,还以为我违纪被你们约谈了。至少大家普遍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被你们审查问题而“召见”,谁敢主动找你们串门子……”王强无奈的和我聊着。

我不禁哑然失笑,回味着他的一番话,同时脑海浮现起几天前老同事张涛慌张的身影,我心想:难道张涛也是“谈纪色变”?

回想一会后我解释道: “老同学,说明你对纪委和纪检工作不甚了解。首先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查处违纪份子是我们的职责,大家难免会感觉到‘忌惮’;其次当前我们纪委并不是只注重惩罚,现在被纪委“召见”来的党员干部,不一定全都是要被惩处的,更多的是以提醒、教育实现对党员干部保护。至于你所说你们局的例子,不过是一些好事之人喜欢揣摩别人的隐私,捕风捉影而已。”

随即,我和他聊了些现实中鲜明、生动的案例。

他略有所思,说道“你讲的对啊,看来大众对你们有一些误解,连我这个老同学也不是很了解。” 他边说着边悠然地点燃了香烟。

叙了一会儿旧,他起身告辞。

相送时,我笑言:“以后到纪委会不会‘谈纪色变’?”

“不会了。今后我得常来找你聊聊,最重要的是刚才你和我讲了一些案例,使我对自己的生活圈、娱乐圈都有所警惕。”王强感叹地说着并消失在电梯里面。

“谈纪色变”,一方面说明,纪委在党员干部心目里还有着威慑力,大家对纪委惩治腐败还有着信心;另一方面,说明纪检监察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之间还缺乏相互沟通、理解。

然而, 我坚信“谈纪色变” 只是相对于少部分的贪腐份子而言,对这部分人,纪委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随着 “四种形态”的大力贯彻和执行,纪委越来越注重对党员干部的抓早抓小,监督执纪愈来愈趋于日常化、经常化、长效化、普遍化,使党员干部不犯、少犯错误,才能体现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真正的关心和最大的爱护,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对纪委将不再“谈纪色变”。(石林县纪委  杨再雄)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