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爱叨叨的“黄婶婶”

来源于:宜良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6-12-15 16:55:07

编辑:纪委管理员1

走进办公室,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映入眼帘,档案柜中整齐的卷宗也散发出一丝丝的严谨和细致,办公桌上摆放着几本破旧的纪律审查工具书,书籍旁边笔记本和座机电话尤其显眼——笔记本厚了许多、电话旧了许多,就像隔了几个年代一样,话筒上磨掉的漆印若隐若现的呈现出手握着的现状……这张办公桌便是县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黄佳鸽的“座驾”。

“不计个人得失,用于担责,敢于干事,干什么就爱什么,就专研什么,像‘研究生’一样。”身边的许多同事对她这样评价。

“审理工作就得严肃、认真、细致,静得下心审理得严”

黄佳鸽审理案件有“三宝”,一是“快审”。对于案情简单的案件,她会三下五除二,快结快办,严格按照程序快速结案。二是“慢审”。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她会花一两周时间熟悉整个案情的来龙去脉、全面掌握各个细节和要素,然后进行详细论证,最终定性。三是“静审”。对于需要格外沉下心来,理清思路,才能作出客观定性量纪的案件,她会利用周末时间“呆坐”办公室冥思苦想追根溯源。但是,一有乡镇纪检干部来请教相关业务知识,她瞬间就将业务知识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审理工作就得严肃、认真、细致,静得下心审理得严”黄佳鸽若有其事的说。

“我们干的是业务活,只有把知识学深学透、用好用准,才能做好审理工作,才能‘以此为生’”

审理工作专业性强,不仅代表着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更关系到违纪人员的权益和利益。非专业人员出身的她,静得下心,钻得进书本,将一页一页枯燥乏味的党规党纪条款熟记于心,活用于行。通过精准的审理业务让同事肃然起敬,大家都称她为纪委的“活字印刷”。

在去对北古城镇一个违纪老村支书的纪律审查谈话时,40分钟的车程,她争分夺秒、一路普及案件审理实例和业务常识,到达目的地后,她对填充式的讲解依然意犹未尽。“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对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法更要懂纪,“我们干的是业务活,只有把知识学深学透、用好用准,才能做好审理工作,才能‘以此为生!’”黄佳鸽向笔者介绍说。2013年以来,经她审理的案件“零申诉”,大家也会心的称其为“爱叨叨的黄婶婶”。

“我们手握纪律尺子,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执纪出现偏差就是严重的失职渎职”

正人先正己,必须把自己摆进去。作为一名执纪审理的纪检监察干部,黄佳鸽始终秉持当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理念,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

“能否从轻处理?我已经59岁零8个月了,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退休后可以享受副处级待遇……”一名原县农业局正科级领导因公车私用、收受他人贿赂被县纪委查处,找黄佳鸽说情。

“党纪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对事不对人,党纪条规摆在眼前,既然违纪了就应受到相应的处理!”黄佳鸽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最终这名科级领导干部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我们手握纪律尺子,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执纪出现偏差就是严重的失职渎职”。

她始终认为,“处理不是目的,关键是良药去苛,治病救人!”党员干部挨了处分,心里自然会觉得冤枉和委屈,这就更需要我们耐心地做好回访教育,为他们卸掉思想包袱,鼓励他们轻装上阵。对于乡镇纪委和身边同事的求教,她总是倾其所有、“念念叨叨”。

如今,黄佳鸽转任县纪委第三纪纪检监察室主任,从案件审理走向了执纪审查,从审查幕后走向了执纪一线,大家拭目以待“黄婶婶”的变身记。(杨小明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