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在“实、早、严”上下功夫 推动“四种形态”见实效 ——访五华区委书记吕天云

来源于:昆明市党风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6-10-28 16:55:50

编辑:纪委管理员1

中共中央先后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用制度唤醒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从严治党走向制度化的一大标志性事件,再次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政治信号。昆明县区“一把手”如何抓好落实,有何措施,有何体会?作为昆明核心主城区的五华区区委书记吕天云感悟颇深,思考很多。

“要在‘实、早、严’上下功夫 推动‘四种形态’见实效。”吕天云表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其用意和目的是通过层层设置防线,对干部违纪行为进行道道拦截,努力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挽救绝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实践运用“四种形态”中,必须从实处着眼、早处着手、严处着力,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

“在‘实’处着眼,推动干部日常监管落到实处。”吕天云说,各级党组织要强化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一是坚持经常性教育“经常化”。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讲党课、办活动、建阵地等方式,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使每一名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五华区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教师、社区干部组成的“百姓讲师团”,以百姓语言到基层党员干部中宣讲党章党纪党规。截至目前,“百姓讲师团”到基层一线开展宣讲60余场次,5000余名党员干部听取了宣讲报告。同时,组织10个专题宣讲团开展《准则》和《条例》宣讲26场,组织全区各部门开展“两项法规”知识竞赛,全区1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党章党规知识网络测试,4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观昆明市纪律教育基地;投入100余万元,推动廉政文化阵地建设覆盖全区89个社区,在全区党员中形成了学党章、讲党规、守党纪的浓厚氛围。二是实行警醒教育“责任化”。发挥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把“四种形态”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任务分解督查,落实责任,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力量,综合运用责任提醒谈话、纠错诫勉谈话等各种方式,对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区别不同情形进行约谈提醒,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三是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思想状况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是推动党员干部生活社交“纯净化”。探索建立日常监管措施,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请示报备制度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确保干部走到哪里,监督就跟随到哪里,让党员干部少犯甚至不犯错误。

在谈到“早”处着手时,吕天云表示,在“早”处着手,才能确保违纪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就要在“早”字上下功夫,早发现问题早处理,防止小病拖成大病。首先要“诊断早”。把监督“探头”前移,延伸触角,通过廉情分析、明察暗访、经济责任审计、专项治理等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五华区组建了109名各界人士构成的党风政风监督员队伍,发现和处理违反工作纪律、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100余个。其次要“治病早”。对一般性违纪问题,要用好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措施,对违纪干部“当头棒喝”,避免干部“带病”前行。今年以来,五华区使用谈话函询处置问题线索53件53人,同比上升60%;党纪轻处分、组织处理7人,占处理人数的54%,同比上升75%,使违纪者在“破纪”之初就被处理止步,真正实现“红脸出汗、治病救人”。

吕天云说,在“严”处着力,对违纪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运用“四种形态”,并不意味着纪律戒尺可以高举轻放,更不意味着对违法犯罪的腐败分子以纪代法。对于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腐败分子,要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和基层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及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让那些搞腐败的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悬崖勒马。要用好《问责条例》这一管党治党的利器,以严厉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落实“四种形态”不力,管党治党不严,导致单位腐败问题和违纪行为多发频发的,实行“一案双查”,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今年来,五华区对4名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对5名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2名落实监督责任不力的纪工委书记进行责任追究,有力推动了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吕天云表示,实践好“四种形态”,既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也是工作方法和要求,需要我们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当好“四种形态”的实践者、示范者、推动者,真正承担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实践运用“四种形态”取得实效。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