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老父亲的“新境界”

来源于:西山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6-10-27 14:37:52

编辑:纪委管理员1

周末,回到村子里看望老父亲。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是爱读书看报,在村子里老父亲算是个“文化人”。

说他“文化人”,是因为他早年在县立中学读过高中,学过俄语,后来又在村子里干了近二十年的村支书,明事理、通情理、讲道理。每次回去探望,他总要给我唠叨几句“心凉话”,多年始终没有间断,这样的情景总让我想起每次任职前的“廉政谈话”。

晚饭后,父亲朝我走过来,我知道,这是要聊天谈话的节奏。

“你现在可是纪委干部,做啥事可要有原则,不能让别人看不起。”刚坐下,老父亲就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

老父亲所说的原则就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不随便吃别家的饭、不贪小便宜、不贪钱财”。

“村子里的人常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公家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不能要......”老父亲的话虽然直白通俗,但是一言一句都在理,尽管听了无数遍,但每次都感觉清凉,正如从山上吹来的小风丝丝凉意,拂去暑天的闷热。

“你现在是法院的纪检组长,干啥事要有原则,不能总当老好人,不要怕得罪人......” 老父亲一辈子都是“树叶落了都怕打头”的庄稼汉,突然这么高的“境界”,让我惊讶不已。

“反正你得罪的都是应该得罪的人。”父亲似乎又在为他刚才“高调的觉悟”找台阶。我明白,父亲的目的是让我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下次回来,把你订的纪检监察报再带回来几份,没事了,我也了解了解你们的工作。”说完,父亲起身到屋里拿出了我上次留在家里的两份《中国纪检监察报》。

“这上面说,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你自己首先要坐得端、站得直、行得正,才能有咬别人耳朵,扯别人袖子的资格呀。”

哈哈,吃了半辈子“农村饭”、半辈子“公家饭”的父亲,已过古稀之年,竟然也用上了纪言纪语,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他的叮嘱告诫对我来讲也是一种“咬耳扯袖”。

一阵凉风吹来,带着淡淡的铅墨清香,看着老父亲手中的报纸,顿感轻松惬意。(西山区法院纪检组长 张绍辉)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