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痕迹化”管理严防纪检干部“软腐败”
来源于:昆明市党风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6-08-26 15:40:07
编辑:纪委管理员1
“纪检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也是一种典型的软腐败,要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促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玉萍在全县纪检干部培训会议上表示。
今年以来,嵩明县纪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内部监督,创新履职记录“痕迹化”管理,带头营造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严防纪检干部“为官不为”。
“标痕”,严明纪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监督者更要主动接受监督,为严明纪律,培养纪检干部的纪律意识和纪律行为,县纪委全体成员,上下班均需纹打卡留痕,凡是因公外出,迟到、早退均要填写《出勤登记表》,并在公示栏中标明自己的在岗情况。县纪委组织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在岗和打卡情况进行抽查。1至7月底,有11人迟到2次,有6人未打卡2次。
“记痕”,日有所为。每天履职尽责怎么样?在每个纪检干部的每天工作日志登记表中一清二楚,日志中详细列出开展了哪几项工作、每项的完成情况等信息,填报内容经分管领导审核通过后,报办公室存档备查。凡是填报内容空洞、虚假的,分管领导直接进行提醒谈话,甚至批评教育。1至7月底,有5名纪检干部被被分管领导约谈,有1名被机关内部会议通报。
“晒痕”,争先创优。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有为才有位”的理念深入人心,你追我赶的氛围在县纪委中蔚然成风。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在每周一职工例会上,各委(室)负责人要对上周从事的主要工作进行通报,并开列本周工作清单,对未如期进行的事项作出情况说明。1至7月底,共8人21次代表委(室)在例会上通报工作情况。
“用痕”,天道酬勤。县纪委“不让老实人吃亏”,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所有痕迹成为纪检干部评先评优的依据,2016年以来,新提拔领导2人,内部岗位交流10人,公开遴选到县纪委任职5人,选派到省市机关跟班学习锻炼2人。 (嵩明县纪委)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