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纪检干部也需要咬耳扯袖
来源于:昆明市党风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6-08-24 16:24:52
编辑:纪委管理员1
有人说,纪委只会监督别人,自己却不被监督。其实这话误解了我们,因为反腐没有禁区,监督不留死角,纪律没有例外,任何机关和个人都应该接受监督。
就拿打招呼这样的小事来说吧。走在路上,偶尔会有不认识的人跟我打招呼:“小艾,又要去督查啊?”我想了半天,“咦,这人是谁?我不认识他呀,他怎么知道我是纪委的?”同事说:“你去人家单位查那么多次了,你不认识人家可人家认识你,你去哪里脸上都写着两个字:‘纪委’。”想想也是,每去一个单位督查,我的一双眼睛要盯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记住,可他们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去的次数多了,当然记得我喽。所以,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时间,身为纪检监察干部,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严重的会折损群众对“党内包公”的认同感,纪检监察机关的威信就会降低。
有时候我在想,在别人眼里,纪检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要比一般人强,如果连纪检干部都违纪违法了,那么那个单位肯定要出大事了。所以,在遵守党纪国法这个问题上,别人对纪检干部是会“高看一眼”的。对于群众的“高看”,我认为应该倍加珍惜,因为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信任来之不易。
纪检监察机关是监督权力的权力机关,但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权力一旦滥用,后果非常严重,影响更加恶劣,“如果说其他行业违纪违法污染了河流的话,那么,纪检干部违纪违法就是污染了水源。”要使水源干净,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执纪者更要带头遵守纪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除了以党章为遵循规范日常言行外,更重要的就是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的意见建议甚至是提醒打招呼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标准,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执行制度面前以身作则,在迎接困难面前率先垂范,纪检监察这艘大船才不会偏离为民除害的航向。(石林县纪委)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