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宁静修已身 守住清贫一世宁
来源于:昆明市党风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5-12-15 14:45:41
编辑:纪委管理员1
淡泊宁静修已身 守住清贫一世宁
——西山区观音山董氏家规侧记
“妈妈!妈妈!隔壁张叔叔家的燕子姐姐今天当上了他们家的班长了,真令人羡慕呀!”望着小学 年级的女儿微微有点酸溜溜的表情,我不由得又想起族里老人们讲了又讲的那个先祖故事和口口相传的家规训诫,于是轻轻抱起女儿放在膝上,微笑着对她说:“妈妈给你讲个故事,这是妈妈小时候经常听你的祖爷爷给我们讲的……”
我生长于昆明滇池西畔观音山村董家,据族里长辈说,我们董家是明朝时随黔宁王沐英到的云南。小的时候,爷爷常给我们讲先祖董赐“辞尊居卑”的故事:明洪武年间,黔宁王沐英奉命平滇,设立鹤庆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鹤庆、剑川等县及洱源县北部),因董赐所立功勋卓著,明太祖朱元璋封他为鹤庆知府(正四品)、儿子董节为安宁知州(从五品)。董赐为人生性淡漠名利,率部下进京朝见皇帝,向皇帝进言,说儿子年纪还小,不应当授予官职,请求皇帝仅封自己做一个安宁知州即可。皇帝对董赐辞尊居卑的行为很是欣赏,仍然封他为明威将军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正四品),并要求他“其毋再辞”(还是不要推辞吧)。
“玲华啊,我们的老祖宗为人谦虚,一生淡泊名利,你一定要记住老祖宗对后人的训诫:人之于世,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我们董氏子孙一定要严于律己修身,怀知足之念,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爷爷的话语,至今仍常萦耳边。
这家规训诫伴随着我们渐渐成长。时至今日,我已成为了西山区纪检干部中的一员,组织教育我“党员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守得住一世清贫”,无不与先祖训诫相合,时时警醒我淡泊宁静修身的道理。我想,这个故事,这些做人的道理,还将伴随着我的女儿,女儿的子女,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让先人的思想美德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彩。
(中共昆明市西山区纪委董玲华——系明朝明威将军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周赐第二十四代孙)
按:董赐其人其事出自《明史》--列传第二百二云南土司二,原文:“洪武中,大军平云南,分兵拔三营、万户砦,获伪参政宝山帖木儿等六十七人。置鹤庆府,以土官高隆署府事。十七年以董赐为知府、高仲为同知、赐子节为安宁知州、杨权为剑川知州。赐率其属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冠带并织金文绮、布帛、钞锭。十八年以赐为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赐,安宁州人,世为酋长。大军入滇,率众来降,复从军讨贼有功,故与子节并有世袭知府、知州之命。及赐来朝,以父子俱受显荣,无以仰报,子幼冲,不达政治,乞还父子所授官,而自为安宁知州。帝曰:“尔能绥靖边鄙,授尔官以酬尔勋。今辞尊居卑,奈何?”命颍国公傅友德及诸大臣议之。皆以赐既有功,不可听其辞,而节之官则可免。乃改赐明威将军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谕曰:“云南前卫密迩安宁,特命尔是职。尔其绥辑远人,以安边鄙,其毋再辞。”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