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教育

石林县纪委公开信: 摸着良心走路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4-07-09 10:35:06

编辑: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林肯驾车回家时,看见一头公猪陷于泥淖,无论怎样挣扎也无济于事,眼看就要有灭顶之灾。林肯想下车把它救起,低头一看自己穿的是仅有的一套整齐衣服,不免有些迟疑,便驾起车继续赶路。走上半里,耳边似乎一直听到那头猪在呼叫,又调转车头回去找那泥淖。林肯费了很大力气,终于把那头猪救了上来,而自己却几乎成了泥人。事后人们虽称赞他的行为,但都认为这样做不值得。林肯说:“我不是为那头猪,我是为了自己的良心。” 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如果我们把故事中的“猪”转换为金钱、美色等,就会发现有的人恰恰是为了“猪”,而丢掉了自己的良心。比如:有的人明知食品有毒有害,自己决不吃,却心安理得生产卖给他人;有的人造假贩假,只要能得巨利,便乐此不疲;有的人坑蒙拐骗,专找弱者下手;更别提那些漠视法纪和道德的腐败分子,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干出种种违法乱纪的勾当…… 凡此种种,有的固然与监管不力、制度有漏洞等相关,但其病之初,莫不源于良心的失守。良心是做人之根本,人可以有私利,但不能没有良心,如果为了一己之私而侵犯和损害别人的私或公众利益,即可视为无良之举。因此孟子很严重地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良心失守,则无所不为,不讲良心的人,被人怨骂、为人唾弃,虽曾高居庙堂,却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阳明说:“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如此,现代社会的良性秩序,当然需要各种制度法则,不能都指望良心。然而,良心却能极大地减少社会运行成本,促进公序良俗的形成。领导干部身为人民公仆,更应该怀着一颗对党负责、体恤民苦、公道办事、清廉为官的良心想事、谋事、干事,做讲良心的楷模。 “使人做自己举止行为最严厉的评判者的力量是什么?是良心,它成为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在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时有各地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报道,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中不少自我批评称得上是“良心发现”。比如:“高速公路出入口,客人领导看得见的大路,得到高标准打造,通往农村的干道,却迟迟未修”;“过去分管招商,开封五星级饭店一周去几次,老板服务员见了我都打招呼,感觉很有面子”;“出差基本上是坐飞机,很少坐火车、汽车,在医院看病从不排队,住院也是住有专人看护的VIP病房。家里灯坏了、水管不通,直接给机关事务局打电话派人修。”“片面认为,‘接待也是生产力’,为尽地主之谊,只要是本地特产,有什么上什么。” “顾及人际关系、碍于人情面子,对一些具体项目、具体事项和干部管理,监管不力、放得过宽……”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因为“忘本”“脱离群众”或“有愧于民”而在民主生活会上“哽咽流泪”、“痛哭失声” …… 不得不承认,如此深刻和动情的自我批评还是少见的,通过“触及灵魂”的批评,无形中也能起到发动良知、唤醒良心、发挥良能的作用,从而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认真整改,做到“为善去恶格物”。“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所谓“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其实质就是要无愧于良心。 漫漫人生路,做官先做人,做人讲良心。如何评判领导干部的良心,其实不外六个字“为民、务实、清廉”; 良心与作风密切相关,群众路线怎么走,就是要摸着良心走。只有时时叩问自己的良心,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才能把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